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借鉴先进教学理念,创新课程建设模式,推动课程建设质量全面提升,根据学校首届“本科教学节”活动安排,4月23日,学校在百湖讲堂举办“国家级一流课程展示暨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”活动。副校长周丹、各学院教学院长及全校专任教师参加本次活动,活动由教务处副处长姜秀丽主持。

活动中,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吉芬教授分享了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—《铁人精神育人》的课程申报和建设经验。马吉芬教授从“四育融合”方法、“现场—舞台—基地”浸润式实践教学平台、理论性与实践性、价值性与知识性、主导性和主体性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方面,详细阐述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教学体系建设过程,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课程建设思路。


数学科学学院李唐海教授分享了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—《数学微格教学》的课程建设经验。李唐海教授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,一是从实战角度谈课程建设,二是从知识图谱和AI角度谈赋能教学,让教师们重新认识了新时代一流课程建设的机遇与挑战,也引发了教师们对一流课程建设更多的思考。

周丹在总结讲话中对两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亮点进行了点评,并指出教师应加强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,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,加强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,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。周丹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期望,一是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二是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,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。周丹强调,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,全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,为推动我校一流课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本次活动的组织,不但推广了我校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,同时弘扬了以学为中心、精益求精的金课建设精神。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,着力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程,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筑牢坚实基础。(来源:教务处 撰稿:赵亮 审核:王凤嫔 编辑:张国发)